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裝場測試過程





紀錄片裝置

紀錄片內投影架設可彈性組裝.因為再來要去上海參展.所以系統化組裝延伸成互動主軸
內投影反射鏡片經過反覆測試與計算..未來有機會在有限距離內做出更大投影呈相面積
利用視訊和雷射水平儀就可偵測胚布上的座標來進行互動.現場體驗會比較清楚機制.
這一次裝場除了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佈展原班底之外.還有兩位學生.我不在台北的時間.能夠
撥空上去幫我們這一組拍攝紀錄片.這種感激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過往的記錄片是線性剪接.可是這次嘗試利用互動機制使紀錄片作者可以因為
觀賞者的隨機產生不同的對話空間.也就是說我們試圖從線性抽離成空間......
在觀賞者與創作者之間.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重新寫就一種「預言即寓言」的影像場景

葉俊慶「『小碎花不』紀錄片」
文/顏忠賢
葉俊慶擅長用影像拍攝藝術家的紀錄片或進而做成影像互動裝置,在裡頭可以重新發現藝術家或藝術作品的回溯精神狀態式的歷險。重新寫就一種「既是預言也是寓言」「既是觀察也是發明」式展覽的影像場景。此回他不但一方面拍攝各藝術家的做作品過程(還包括展中在「不落格」與在「不創意市集」裡與觀眾的活動與互動)的紀錄片(樓梯間是本次展覽的30~60秒 CF,並投影本次展覽的主網頁在牆上與樓梯間遊走)、另一方面更進一步地透過展間將拍攝成的紀錄片斷做成一個影像互動裝置,他在暗室裡重構了一如「關鍵報告」式地可以用手移動的影像,(觀眾可以挑選主正面牆想看的藝術家局部,再拉到側面牆上放大,並隨時可以更換選擇….)所以,可以在此影像作品觀點的再發明來注視並重新發現這個展的全貌。可以因而彷彿真的用了「關鍵報告」裡的先知式的心情來看「小碎花不」種種可能的狀態與變卦。突然觀眾都變成局中人,而因此可以看到我們不太容易發現的藝術發生的現場,看到藝術家(或和觀眾互動過程)的對展、對作品、對做作品的過程的不安、差錯或開心、成長….. 種種的有意思。從而,可以在此真的找尋到一種影像式「預言即寓言」,可以用來重新寫就藝術家們「回溯精神狀態式」的歷險種種……